能源技术与管理
    主页 > 综合新闻 >

成立新能源公司,广汽埃安“领跑”充电网络竞

眼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正着眼于充电网络竞赛,这其中,广汽埃安也不例外。

对于广汽能源科技的成立,有人分析,这是广汽埃安在向动力电池和布局充换电设施全面发起挑战。

今年4月广汽埃安启动了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建设,预计2025年将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实现全覆盖。

“产能+技术”,并驾齐驱

未来,广汽能源科技公司还将面向全球,一边构建“光储充换”一体化体系,一边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并且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投资49.6亿元。

同时,在6月底广汽科技日上,广汽又发布了最新电池技术研发成果——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SmLFP)。据介绍,这一技术不仅能提升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可以同步达到低温、快充、寿命长的性能。而最新的微晶铁锂电池技术也将最先搭载于埃安旗下车型。

抛开自身因素,与很多车企类似,广汽埃安布局电池网也有很强的现实考量。

众所周知,近年来,受原材料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中游的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为首的电池厂商也跟着涨价,让处在下游的车企很被动。这其中尤以宁德时代最突出。

按照当时的规划,这些技术将搭载应用于量产车上,比如,旗下采用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的AION LX Plus,成为了“全球首款1000km续航车型”。

有业内人士分析,车企自造电池,最大的难题其实是难以产生规模效应。技术尚可以得到突破,但要达到规模效应,一方面,年产能至少达到 20GWh才能盈利,这对应的大致是30万辆整车的年产能,另一方面,前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只有少数有底气的车企才敢入局,比如特斯拉、大众、长城等。而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也是如此。

7月26日,广汽埃安通过官微发布消息,近日,广汽集团与广汽埃安联合投资的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能源科技”)正式注册成立。从官方信息来看,新公司成立后,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运营和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能源交易,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等多方面开展业务。

动力电池能卡住埃安吗?

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出于成本的考量,不少车企开始布局 原材料矿产开采和动力电池研发。这其中,广汽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前文提到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等都成为其研发亮点。

前不久举办的的世界动力大会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就率先将矛头直指宁德时代。他吐槽道,在汽车制造的成本中,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占据了40%-60%,甚至还在增长,车企像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不过,尽管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在承受着来自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动力电池等方面的压力,车企自建动力电池产能的路依旧不容易。

自广汽埃安创立之初,品牌就确立了“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的技术方针。正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谈及广汽埃安所说,广汽在新能源汽车上从来没有转型一说,企业一开始就是要做纯电的品牌。

以原材料锂为例,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行业分会统计数据,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27.95 万元/吨一度上涨到50.4万元/吨。尽管,6月份,其价格逐渐回稳至47万元/吨上下,但全球锂盐企业盈利水平依旧提升明显。

这是继3月22日广汽集团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后,广汽埃安能源产业布局迈出的新的实质性步伐。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1-5月,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7.05%,稳居市场第一,高于第二名比亚迪的一倍还多。

除在产能和充电基础设施上的提升,广汽埃安在技术领域也有重大突破。众所周知,动力电池作为决定电动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广汽埃安发布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超充桩,以及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分别解决了行业和用户行车中安全、充电、续航的三个痛点。

有了“产能+技术”的双重保障,广汽埃安销量也不断提升。2021年,广汽埃安全年累计销量12.02万辆,同比增长101.80%;今年上半年销量更是突破10.03万辆,同比增长133.88%。

但对于下游车企的吐槽,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也表达了委屈,企业今年虽然并未亏本,但盈利依然处于边缘。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滑23.62%。中下游企业同时叫屈,最终将矛头最终指向了上游的原材料企业。